人物风采

    人物风采
    农工党副主委、何梁何利奖获得者金梅林:科学研究需要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16-10-24           来源:

      

      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于2016年10月21日在北京颁奖。凭借在动物传染病病原致病机制和新型防控技术研究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金梅林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3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记者见到了刚从北京领奖归来的金梅林。

      “获奖非常高兴。”今年62岁的金梅林告诉记者,此前她和团队对于各种奖项关注很少,一直都是在埋头做事,“因为科学研究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心无旁骛的‘工匠精神’”。

      正因为骨子里的低调严谨和对科研的执着,从业36年来,金梅林和她的研究团队在人兽共患传染病流行病学、致病机制、新型疫苗与分子诊断制剂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立志投身农业科研一线

       

      谈及自己的科研之路,金梅林认为是因为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他是湖北省唯一的一所畜牧专科学校的校长,为兽医领域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她说。

    自幼的熏陶让优雅温润的金梅林在进入北京大学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兽医生物学专业,从此投身于中国动物疫病防控研究事业。

    刚参加工作时,科研工作基础薄弱,而各种传染病十分猖狂,亟需防控新产品,所以除了基础研究,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也成为了重中之重。金梅林回忆说:“那时起就萌生了一个信念,要运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酷暑严冬几十载,从第六个国家五年计划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她主攻了一个又一个项目,科研攻坚毫不松懈,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她先后自主创新49项专利;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为第一完成人,一项第二完成人),获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表学术论文224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2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4篇;研发畜禽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30余种;主编和参编著作7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7项,参与完成相关研究获新兽药注册证书14项,同时她的研究论文受本领域同行认可,2014年、2015年均被Elsevier评价为免疫和微生物学领域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高被引学者。

      勇做公共卫生安全的卫士

       

      人类首次被确认感染禽流感是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由H5N1及 H9N2导致香港6人死亡及两名儿童感染。当时正在香港中文大学做合作研究的金梅林亲历禽流感突发造成“谈禽色变”的政治及经济影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她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提早结束合作协议,1999年底回校投身于禽流感的防控研究。

      当初,自主开发的免疫学技术诊断禽流感病毒商品化试剂盒在国内还是空白,“不能早期快速诊断出感染源头,不管是对养殖者而言,还是对人类健康来说,都意味着潜在被感染的风险”。作为一名预防兽医工作者,她清醒地意识到要尽快建立自主产权的系列快速检测试剂盒。

       

      “当时流感研究基础还很薄弱,一切都从头开始”,她和她的团队争分夺秒地围绕动物流感系列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埋头苦干,在对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大量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发掘流感病毒特异性分子诊断标识,并成功研究出系列快速抗原及抗体检测技术,开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商品化试剂盒,解决试剂盒大规模制备中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产业化开发及推广应用。研究成果“禽流感检测试纸条”获国家四部(局)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获200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7月,四川“神秘疫情”引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致使204人感染38人死亡。作为农业部专家组成员,金梅林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第一时间深入到疫区进行调研、采样、分析诊断,凭借之前对动物源性传染病防控的经验,迅速判断出感染源为猪链球菌。通过指导疫区综合防控,该次猪链球菌病突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在随后10年的研究中,她分离出2000余株链球菌,系统阐明了其毒力调控的分子机制,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猪链球菌三价灭活疫苗,首个猪链球菌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获批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并产业化。其研究成果获得了201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9年初,“甲型H1N1流感”大爆发,面对紧迫的防控形势,金梅林带领团队开展了猪流感防控技术攻关,揭示病原致病机制,发掘诊断标识,筛选出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的抗病毒因子。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猪流感病毒H1N1亚型灭活疫苗和猪流感病毒H1N1亚型检测试剂盒,获批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并产业化,该项研究成果后来获得201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面对一波又一波疫情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金梅林感悟道:“坚持病原流行病学研究,研制出有效防控技术产品是我们做预防兽医的社会责任”。

    在其它疫病防控技术研发中,她同样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如研究出一系列猪痢疾免疫诊断技术;开展猪细小病毒新型疫苗研究,有效地控制了细小病毒造成的繁殖障碍性疾病;首次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的毒素蛋白及其致病机制;发现猪链球菌、猪丹毒等细菌的相关耐药机制;原创性地构思了免疫蛋白质组学理论,并用于细菌类防控产品开发;率先构建基于细菌人工染色体技术的鸭肠炎病毒疫苗载体平台;创建了动物健康养殖系列新技术和产品开发平台等。因此获得省部级等各种科技奖励9项。

       

      打通产学研的创新链条

      

      如何让科技成果发挥社会经济效益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金梅林的科研生涯也始终践行着投身行业之初就萌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两手抓”的想法。

      为弄清发病机制,金梅林率领团队在前沿科学研究中潜心探索;为实现自主创新成果孵化和科研产品转化,她还致力于建设动物生物制品创新孵化器,投身于成果产业化开发。

      金梅林的11项研究成果和产品,已向5家生物制品企业成功转化。她研发的新型疫苗和检测试剂盒,在30个省市区应用推广,有效预防了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同时降低了病原向人传播的风险。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她还时常深入基层、农户进行宣讲与推广,答疑解惑。建立了生态健康创新研究和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从专注做科研、教学的学者,到成果产业化开发及推广应用的“创业导师”,不同角色转变,让她感觉到时间不够用。无论是在实验室、在养殖场、在课堂、在生物制剂研发平台,还是在疫情现场,人们总能看到一个“5加2,白加黑”忙碌的身影。

      作为金梅林的研究生,他们常常感叹“实验室F108灯光总是亮到深夜,最后一个熄灭,即使节假日也如此”。

    面对有限的时间和想做的研究,金梅林只有加倍付出,高强度投入。作为优秀的女性科学家,她的成绩背后承载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放弃和遗憾,这里面也有对家庭的深深愧疚,“既然选择了科研,就必须有所放弃。”金梅林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年,金梅林和她的团队再传捷报,他们获湖北高校十大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奖,猪病防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成果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怀着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的初心,本着对专业的热爱与责任心,“掌握养殖一线的需求,了解疫病带来的困苦,才能与企业、农民零接轨,促使科技转化,最终实现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并结出果实”。在这种源动力的驱使下,金梅林和团队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沃土,敢于拼搏,勇于创新。

    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不仅是金梅林追求的信念,也是这位“巾帼精英”最好的写照。

    版权所有:华中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 All Rights Reserved  |  访问旧版

    电话:027-87282051  邮箱:tongzb@mail.hzau.edu.cn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南湖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行政楼42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