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凯伦 易峻菲)4月19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委员代表大会暨“大国攻坚·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在我校教育培训学院二楼6号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华中农业大学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承办,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农村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协办。

代表大会合影
开幕式上,我校校长严建兵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马凤芝教授分别致辞。我校文法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田北海教授主持开幕式。

校长严建兵致辞
严建兵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各位学者的到来。他表示,我校因农而生、惠农而荣,致力于服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我校文法学院师生走遍荆楚大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满足农村美好生活需求、服务社会工作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进入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本次会议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召开的一次回应时代诉求、体现学者担当的学术会议,各位专家学者聚焦迈向共同富裕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等主题交流研讨、碰撞思想。他希望学界同仁能够畅所欲言,为繁荣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以及新时代社会工作赋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建言立论,并希望大家借此机会深入切磋,互相启发,携手并进,共创卓越未来。

马凤芝教授致辞
马凤芝代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向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参会代表表示诚挚欢迎。她指出,社会工作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自2018年成立以来,反贫困社会工作专委会先后参与、组织实施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三年对口扶贫计划”“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计划”,聚焦反贫困理论与实践前沿,出版发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大国攻坚·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23本)、《反贫困中国经验》和“十四五”规划教材《乡村振兴丛书》,组织各类学术会议10余次,在服务脱贫攻坚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反贫困社会工作学术共同体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她表示,本次会议是反贫困社会工作学者的一次盛会,也是专委会回应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时代要求的积极行动,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深入研讨,为反贫困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真知灼见、良方妙策。最后,她期待新一届专委会负责人能够接续奋进、勇于担当、善作善成。
随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社会工作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向德平教授进行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并由全体代表审议表决。反贫困社会工作专委会第一届秘书长田北海汇报换届选举工作筹备及报批情况,江西财经大学尹忠海教授宣读《换届选举办法》,并提请会议审议。经全体委员代表投票,选举田北海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发祥等11人为副主任委员,张翠娥为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会议共设置了14场主题报告。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陈树强教授、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南京大学彭华民教授、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文军教授、贵州大学庄勇教授、厦门大学童敏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何雪松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向德平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杨发祥教授、华中农业大学万江红教授及田北海教授分别围绕增能型社会工作与相对贫困治理、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贫困与反贫困的逻辑、社会减贫发展的方法论、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本土可行框架、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新切口、帮扶质量提升的在地化服务路径、农村低收入人口生计韧性的社会工作应对等议题进行分享。来自各校共18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交流盛会。
下午4时,“大国攻坚·反贫困社会丛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在我校教育培训学院一楼4号会议室举行。马凤芝、顾东辉、向德平、田北海等1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本次会议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社科事业部主任刘军主持。会上,各位专家围绕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出版发行事宜展开交流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座谈会现场
会议最后,马凤芝总结表示,“大国攻坚·反贫困社会”丛书是中国社会工作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产出成果,在全球贫困治理的舞台上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彰显了中国社会工作领域的智慧与担当。同时,该丛书的出版也标志着我国自主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构建,为推动社会工作学科发展与实践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审核人:田北海